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休闲养生
分类:养生知识 / 美容养生 / 养生运动 / 养生堂 / 养生汇 / 健康知识 / 女士养生 / 男生养生 /
首页 >> 养生知识

养生知识


冬病夏治的原因的养生知识


2022-10-26 19:59:28 ,,,,


  一、“冬病”为何要“治”?

  “冬病治”是中医特色医疗之一,渊源于中医“春夏养阳”的理论及“急则治标、缓则治本”的治疗原则。“冬病”是指在冬季容易好发的或受凉而易引起的如感冒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胃肠炎、冻疮等疾病。之所以好发在冬季,主要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,抵抗力下降,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。

  本着中医“春夏养阳”的治疗理论,故冬病应重在夏治。“夏治”,就是在三伏天利用夏季气温高,运用中医的穴位贴敷、温针、拔罐、中y∷ao内服外熏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施治,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,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、增加机体抗病能力,达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复发,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。

  二、哪些病症适合“冬病夏治”?

  “冬病夏治”范围很广,近几年来广泛用于CR*或儿童的慢性慢性呼吸道疾病、骨关节疾病、胃肠道疾病及冬季特有的一些疾病的治疗,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特色,具体如下:

  1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(含小儿支气管哮喘)、慢性咽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咳嗽、反复感冒、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。

  2、风湿性关节炎 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坐骨神经痛、骨性关节炎、腰椎退行性脊柱炎及各种寒湿型痹证等骨关节疾病。

  3、慢性结肠炎、过敏性结肠炎、慢性胃炎(虚寒症)、胃寒病、慢性腹泻、胃肠功能紊乱等慢性胃肠道疾病。

  4、其他:某些冬季特有的疾病,如四肢冰冷、畏寒症、老寒腿、冻疮等;免疫力低下;痛经、宫冷不孕、寒湿带下等。

  三、“冬病夏治”的方法有哪些?

  “冬病夏治”是一种系统疗法,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:

  1)内服:即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,选用不同的y∷ao物内服或食物疗法。

  2)外治:亦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,选用一定的中y∷ao,按照一定的比例研末在三伏天阳气旺盛时节对相应穴位进行贴敷、针刺、推拿、艾灸、熏洗、穴位注射、拔罐、刮痧等治疗,其中以穴位敷贴、温针疗法、拔罐、推拿等最为常用。

  3)内服、外治联合应用。

  四、“三伏贴”何时开始,疗程如何?何时贴敷效果最佳?今年何时开始贴敷?

  答:“三伏”是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(指干支纪日中带“庚”之日)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,合起来称为三伏。一般以初伏第一天开始三伏贴工作,此后每隔7-10天贴敷一次,贴3次为一个疗程,一般需连贴三至五年,症状严重的需继续贴敷,以巩固疗效。

 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为:初伏7月13日~7月22日,中伏 7月23日~8月11日 ,末伏 8月12日~8月21日。贴敷以晴天的9:00―17:00为最佳时间。三伏天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,是治疗慢性病的最好时机,千万不要错过,从7月13日至8月21日期间的任何一天来均可。

  五、哪些人不适合或应该慎用冬病夏治治疗?

  1、禁用人群:

  (1)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者。

  (2)对敷贴y∷ao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。

  (3)过敏体质、瘢痕体质者。

  (4)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。

  (5)咯黄色浓痰、咯血、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。

  (6)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。

  2、慎用人群:

  (1)孕妇。

  (2)艾滋病、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。

  (3)糖尿病、血液病、恶性高血压、严重心脑血管病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、支气管扩张、恶性肿瘤的患者。

  (4)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。

  (5)2岁以下婴幼儿。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,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y∷ao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。

  六、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方法:

  1、正常的皮肤反应与处理:

 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、贴敷时间长短等,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、灼热或轻度刺痛感,或出现小水泡等反应。多数敷y∷ao处的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。

  若贴敷部位出现水泡,千万不用紧张。中医认为,艾灸或穴位贴敷后皮肤出现水泡,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会更强。一般对小的水泡,不必特殊处理,待其自然吸收,或外涂湿润烧伤膏以减轻不适感。若出现大的水泡,应到医院就诊消毒处理,以防感染。

  2、不良的皮肤反应与处理:

  由于患者的病情、体质情况等原因,贴敷后可偶发局部皮肤严重红肿、大水泡、溃烂、疼痛,或皮肤过敏等一些不良反应。

  若在贴敷期间,出现范围较大、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、水泡、瘙痒现象,应立即祛除贴敷y∷ao物与敷料,并进行对症处理。出现局部皮肤过敏者,可外涂抗过敏y∷ao膏。

  3、以下情况需到医院就诊处理:

  局部皮肤红肿、水泡或溃烂者;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;水泡体积过大,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,或出现皮肤破溃、露出皮下组织、出血等现象。

  当皮肤出现不良反应时,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,不要搔抓局部,不要随便涂抹其他止痒y∷ao品,以防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。

  七、冬夏治穴位贴敷期间的饮食起居方面要注意哪些?

  1、中医讲究治养结合,所以,接受冬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、生活上有所节制。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,应慎食海鲜、牛羊肉及辣椒、蒜、葱、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之品。

  2、应慎食冷饮和冰冻食品,宜少喝酒、少抽烟。

  3、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。去掉y∷ao物后宜洗温水澡,不宜洗冷水澡。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y∷ao膏等,只可用温水洗涤,不可用肥皂、浴液等搓洗。

  4、贴敷期间宜穿干净、柔软、宽松、透气衣衫。贴y∷ao期间最好不要使用空调,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,影响y∷ao物吸收。

  5、要保证充足睡眠。入睡前一定要将贴敷的y∷ao物揭除。

  6、贴y∷ao后不要过分活动,以免大量出汗或y∷ao物移动脱落。

  八、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其他注意事项:

  1、治疗前要向正规医院的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。

  2、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。正在服y∷ao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y∷ao、停y∷ao。

  3、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学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。除有适宜人群和病种外,贴敷y∷ao物须根据疾病合理调配、制备、保存,贴敷时要根据病种、病情辨证选穴等,故不建议市民自行买y∷ao、调配、贴敷。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(有来医生网站),版权归源网站所有。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冬病夏治的原因的养生知识, ,,,, 您还可以浏览 养生知识 / 美容养生 / 养生运动 / 养生堂 / 养生汇 / 健康知识 / 女士养生 / 男生养生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



休闲养生    www.bobobty.com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